關注官方微信
天天315維權
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
院子是中國最傳統的居住形態,它不但是中國人居文化的核心代表,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,更象征著家、家族的記憶與傳承。在高速城市化的今天,越來越稀缺的院子成為文人墨客筆下的散文、詩歌,成為蕓蕓眾生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和記憶,成為鐫刻在心靈深處的那一抹溫暖和亮色。12月27日,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在鄭州與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、中國景德鎮海景美術館館長海田一起,共論庭院文化,從歷史文化的角度,品院論道,共話傳承。
□東方今報·猛犸新聞首席記者 梁新慧
住久了鋼筋混凝土的樓房,就開始向往庭院
“在中國古代,院子叫庭院。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詩詞,當數歐陽修的‘庭院深深深幾許’。李清照很喜歡這一句,為此她寫了好幾首和庭院有關的詞。我們現在常說,庭院庭院,實際上,在中國古代,庭和院是兩個概念,真正把庭和院合在一起,是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!蓖趿⑷簢乐數慕庾x不失文藝范兒,吸引了現場嘉賓。
王立群說,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,庭院最早的起源,是在河南偃師二里頭,二里頭遺址已經有了庭院的雛形,而中國庭院的形成是在東漢,過渡期在晚唐和兩宋,成熟期在明清,而衰落則是在近代化的進程中,特別是工業化的全方位推進,城市吸引了大量人口,人口向城市、中心城市、特大城市集中,導致了庭院的衰落。
“如今在北京,要住四合院是非常困難的事兒,一般人不敢問津,因為價格太高。當人們住久了鋼筋混凝土的樓房,就開始向往庭院,如果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有個庭院,比如鄭州北龍湖區域,那就是詩意地棲居!
說到這里,75歲的王立群自然而然地提到了網紅李子柒。他說,李子柒的那個院子,紅遍世界,但他卻不敢去。
王立群的發言,讓現場所有人都倍感意外。為什么?
“10年前,我的心臟放了6個支架,如果我去了深山里的庭院,一發病救護車不能及時趕來,人就完了!蓖趿⑷涸溨C幽默的發言,頓時引來了一陣輕松的笑聲。
一個家族延續傳承,靠的不是財富而是家風、家訓
院子是中國人安頓生命、安頓家庭和安頓精神的場所。
談及院子和文化的關系,王立群直言,院子不但是中國的文化符號,還是中國文化的產物。無論是北京四合院、晉商大院、蘇州園林還是河南康百萬莊園,都是中國文化的符號和傳承的載體。
院子,要處理好兩種關系,一是景觀和建筑的關系,另一個是人和景觀的關系。院子在城中,或者說,城市中的庭院,屬于稀缺品種,具有很多優勢,就特別適合人類棲息。
“我們中原,有中國三大庭院之一的鞏義康百萬莊園,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庭院,它更像是堡壘式的院子?导铱夸钸\起家,農耕致富,文化傳承,在這里,到處都可以看到楹聯、牌匾,傳達的都是文化!蓖趿⑷赫f,康百萬莊園中最有名的就是“留余”牌匾:留有余,不盡之巧以還造化;留有余,不盡之祿以還朝廷;留有余,不盡之財以還百姓;留有余,不盡之福以還子孫!斑@家人很有頭腦。中國人講,富不過三代,而他們家傳了400多年。400多年是個什么概念?中國的封建王朝,兩宋加起來,傳承不過300多年,明清都是270多年!
“一個家族的興盛,靠的是機遇和才干,而要讓一個家族延續,靠的不是財富則是家風和家訓。有言之教為之訓,無言之教謂之風。也就是說,寫下來的是家訓,無形的是家風。如果一個家族有良好的家風,子孫就會受益。從這個角度來講,家族傳承,說簡單也簡單,說不簡單也不簡單!蓖趿⑷赫f,他希望青風院子能夠代代相傳,不辜負建設者的一番苦心。